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发表时间:2023-08-24 11:30
*CN101851553B* (21)申请号 201010227332.5 (22)申请日 2010.07.15 (73)专利权人 湖南万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 410128 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二楼 (72)发明人 刘东波 (74)专利代理机构 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 43205 代理人 宁星耀 (51)Int.Cl. C11B 1/10 (2006.01) (56)对比文件 CN 1710042 A,2005.12.21, 权利要求书 . CN 1710043 A,2005.12.21, 权利要求书 . 麻成金等 . 超临界 CO2 和微波萃取茶叶籽油工艺研究 .《食品科学》.2008, 第 29 卷 ( 第 10 期 ), 第 282 页第 1 栏第 3 段,第 283 页第 1 栏第 (10)授权公告号 CN 101851553 B (45)授权公告日 2012.11.14 3 段,第 284 页第 2 栏倒数第 2 段,第 285 页第 1 栏第 1 段 . 审查员孙跃辉 (54) 发明名称 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
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, 其包括如下步骤 (:1)粉碎 :将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至 16~40 目,置于萃取缸中 ;(2)萃取 :将冷箱温度设置为 -3℃ ~3℃,用高压泵将液化 CO2经净化器Ⅱ,预热器Ⅰ 打入萃取缸,升压到 20MPa~40MPa,控制萃取缸温度为 35℃ ~60℃,萃取 2h~4h ;(3)分离 :含有油脂的 CO2流体从萃取缸中进入分离釜中进行分离,分离釜Ⅰ的压力为6MPa~12MPa,温度为 35℃ ~60℃,分离釜Ⅱ的压力与后路平衡,温度为 35℃ ~55℃。本发明萃取效率高,能耗低,对环境无污染 ;产品质量高,纯度高, 无溶剂残留。 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,其特征在于,包括如下步骤 :(1)将 2Kg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到 20 目后放入 5L 萃取缸的料筒中 ;(2)将冷箱的温度设置为 0℃,将萃取缸的温度设置为 35℃,分离釜Ⅰ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分离釜Ⅱ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开启CO2 钢瓶,CO2 从钢瓶出来,经气体净化器Ⅰ进入冷箱中液化,然后开动高压泵,将CO2 经净化器Ⅱ,预热器Ⅰ打入萃取缸,升压到 30MPa,使之成为超临界流体进行萃取,进入预热器Ⅱ预热后再进入分离系统,采用二级分离,调节分离釜Ⅰ的压力为 10MPa,分离釜Ⅱ的压力保持与后路平衡,不饱和脂肪酸与 CO2 在分离釜Ⅰ分离,并从分离釜Ⅰ底部放出,非脂类物质经预热器Ⅲ预热后进入分离釜Ⅱ,与 CO2 在分离釜Ⅱ中分离,CO2 从分离釜Ⅱ顶部引出,通过流量计,经净化器Ⅰ进入冷箱液化,循环使用 ; 萃取 2 小时。 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,其特征在于,(1)将 2Kg 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到 30 目后放入 5L 萃取缸的料筒中 ;(2)将冷箱的温度设置为 0℃,将萃取缸的温度设置为 40℃,分离釜Ⅰ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分离釜Ⅱ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开启 CO2 钢瓶,CO2从钢瓶出来,经气体净化器Ⅰ进入冷箱中液化,然后开动高压泵,将 CO2 经净化器Ⅱ,预热器 Ⅰ打入萃取缸,升压到 35MPa,使之成为超临界流体进行萃取,进入预热器Ⅱ预热后再进入分离系统,采用二级分离,调节分离釜Ⅰ的压力为 9MPa,分离釜Ⅱ的压力保持与后路平衡,不饱和脂肪酸与CO2 在分离釜Ⅰ分离,并从分离釜Ⅰ底部放出,非脂类物质经预热器Ⅲ预热后进入分离釜Ⅱ,与 CO2 在分离釜Ⅱ中分离,CO2 从分离釜Ⅱ顶部引出,通过流量计,经净化器Ⅰ进入冷箱液化,循环使用 ; 萃取 3 小时。 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[0001]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,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超临界 CO2 萃取技术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。 背景技术 [0002]茶树(Camellia sinensis)属山茶科山茶属,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。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,叶间开五瓣白花,果实扁圆,呈三角形,果实开列后露出种子。春、秋季时可采茶树的嫩叶制茶,种子可以榨油,目前茶树的利用价值主要在茶叶,种子的利用价值并未得到开发。 [0003]  目前,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,研究较少,而传统的油脂类提取方法一般为压榨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,这些方法不仅提取流程长,能耗高,收率低,严重污染环境,而且提取的产品质量较差,纯度底 ;有机溶剂浸提法得到的产品还有异味和对人体有害的溶剂残留。 发明内容 [0004]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,能耗低,产品质量好,无溶剂残留,对环境无污染的从茶叶树种籽中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。 [0005]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。 [0006]   其包括如下步骤 :(1)粉碎 :将干净的茶叶树种籽烘干或晒干,粉碎至 16~40目(优选 20~30 目),置于萃取缸中,装好密封圈,旋紧堵头 ;(2)萃取 :将冷箱温度设置为 -3℃ ~3℃(优选 -2℃ ~2℃,更优选 0℃),开启 CO2 钢瓶,CO2 从钢瓶出来,经气体净化器 Ⅰ进入冷箱中液化,然后由高压泵经净化器Ⅱ、预热器Ⅰ打入萃取缸,升压到 20MPa~40MPa (优选 25MPa~35MPa),使 CO2 成为超临界流体,控制萃取缸温度为 35℃ ~60℃,萃取时间 2h~4h,茶叶树种籽中的茶叶籽油被萃取至 CO2 流体中 (;3)分离 :含有茶叶籽油的 CO2 流体从萃取缸中经减压进入分离系统后,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,分离釜Ⅰ的压力为 6MPa~12MPa (优选 8-10MPa,更优选 9MPa),温度为 35℃ ~60℃,分离釜Ⅱ的压力与后路平衡,温度为 35℃ ~55℃,在此条件下,油脂与CO2 实现有效分离,并从分离釜底部放出,CO2 从分离釜顶部引出,经净化器Ⅰ进入冷箱中液化,循环使用。 [0007] 本发明的优点是 :工艺流程简单,萃取效率高,可以将茶叶籽中所含油脂充分提取出来,对环境无污染,并有效地保护了油脂中的天然营养成分。所得茶叶籽油产品质量纯净,无异味,无溶剂残留,富含维生素E、茶多酚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许多有益成分,对降低人体血液粘度、减少心血管硬化都很有帮助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。 [0008] 本发明对开发茶叶树种籽的经济价值,充分利用茶叶树种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。 附图说明 [0009] 图 1 为本发明之工艺流程设备示意图。 具体实施方式 [0010]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,但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。 [0011]实施例 1 [0012]参照图 1 (:1)将 2Kg 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到 20 目后放入 5L 萃取缸 8 的料筒中 ; (2)将冷箱 5 的温度设置为 0℃,将萃取缸 8 的温度设置为 35℃,分离釜Ⅰ 10 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分离釜Ⅱ 12 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开启 CO2 钢瓶 2,CO2 从钢瓶 2 出来,经气体净化器 Ⅰ 3 进入冷箱 5 中液化,然后开动高压泵 6,将 CO2 经净化器Ⅱ 4,预热器Ⅰ 7 打入萃取缸 8,升压到 30MPa,使之成为超临界流体进行萃取,进入预热器Ⅱ 9 预热后再进入分离系统,为了实现不饱和脂肪酸与非脂类物质的完全分离,减少后续处理工作,采用二级分离,调节分离釜Ⅰ 10 的压力为 10MPa,分离釜Ⅱ 12 的压力保持与后路平衡,不饱和脂肪酸与 CO2 在分离釜Ⅰ 10 分离,并从分离釜Ⅰ 10 底部放出,非脂类物质经预热器Ⅲ 11 预热后进入分离釜Ⅱ 12,与 CO2 在分离釜Ⅱ 12 中分离,CO2 从分离釜Ⅱ 12 顶部引出,通过流量计 1,经净化器 Ⅰ 3 进入冷箱 5 液化,循环使用。萃取 2 小时,收集油脂 248g,萃取率为 12.4%。 [0013]经按照 GC-MS 法测定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 84.2% ;按照酒石酸铁显色法测定样品中含茶多酚 9.4% ;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含维生素 E 1.47mg/g。 [0014]实施例 2 [0015]将 2Kg 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到 30 目,控制萃取缸的压力为 35MPa,温度设置为 40℃,分离釜Ⅰ的压力调节为 9MPa,温度设置为 55℃,分离釜Ⅱ的温度设置为 55℃,其他同实施例 1,萃取 3 小时,收集油脂 308g,萃取率为 15.4%。 [0016]经按照 GC-MS 法测定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 82.7% ;按照酒石酸铁显色法测定样品中含茶多酚 8.3% ;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含维生素 E 1.34mg/g。 [0017]实施例 3 [0018]将 2Kg 茶叶树种籽烘干,粉碎到 40 目,控制萃取缸的压力为 25MPa,温度设置为 55℃,分离釜Ⅰ的压力调节为 8MPa,温度设置为 60℃,分离釜Ⅱ的温度设置为 60℃,其他同实施例 1,萃取 2.5 小时,收集油脂 254g,萃取率为 12.7%。经按照 GC-MS 法测定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 83.4% ;按照酒石酸铁显色法测定样品中含茶多酚 7.9% ;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含维生素 E 1.49mg/g。 图 1 |